浅谈苗族歌鼟的形成与发展

2020-06-11 来源:怀化市艺术馆 作者: 浏览量:690

  摘要:苗族歌鼟的形成、发展起决于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本文分析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苗族歌鼟的深刻影响,同时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下苗族歌鼟的传承。

  关键词:自然生态 社会文化生态 传承

  苗族歌鼟(teng)主要流传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今三锹乡和藕团乡、平茶镇、大堡子镇部分村寨)一带,是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歌曲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它是苗族歌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其多声部曲调,堪称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无论从音乐方面,还是历史、文学、民俗、语言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什么在一个仅两万余人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能产生如此精美的艺术,为了证明这一点,笔者对苗族歌鼟进行了文艺生态学的探讨。

  一 、自然生态环境是苗族歌鼟形成的主要因素

  历史上,苗族没有文字,苗族先民主要以“言传身教”和“说唱歌谣、讲授神话故事”等方式记录并传承本族文化。因此,关于苗族歌鼟由产生到发展,主要以民间传说、歌谣等“口碑”方式流传至今。如:张郎刘妹以木叶传情、歌声为媒喜结良缘的传说和《苗家唱歌的起源》故事,以及“田生田宝制(编)歌唱,一班(辈)留下一班来”等歌谣,都说明苗族歌鼟起源于本土。对于苗族歌鼟演唱的描述早在宋代史书中就有记载:“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①所以,苗族歌鼟是苗族人民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劳动和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②“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摆荡性情,形诸舞泳”。③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思想感情的变化却是创造音乐舞蹈之内在动力。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说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的一般条件所决定的”。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由于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优美清新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单纯枯燥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在种植耕作之余摹仿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以及生产中的各种劳动号子,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再加上长时间的加工、提炼,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多声部和声音乐——苗族歌鼟。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也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苗族歌鼟的产生。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有关联,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天籁之音,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苗族歌鼟同样也不例外。

  二、社会文化生态是苗族歌鼟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

  任何一个民族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即民俗活动相关,民间文艺主要贯穿于民俗活动之中。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精美的艺术瑰宝—苗族歌鼟,这与苗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分不开的。如集体社交、集体对歌、“坐茶棚”、“坐夜”等习俗和“姑娘节”、“芦笙节”、“歌会节”、“苗年节”等节日活动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好客、团结友善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同时也展现出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着、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苗族歌鼟生存的良好土壤。现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酒文化对歌鼟的影响

  苗族有“以饭养身、以歌养心、以酒养神”之说,客至苗家,必以酒相敬,酒文化可以说是苗族精神文化的缩影。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喜庆活动和重要宾客来临之时,都要专设“龙头宴”(用木板拼凑而成的长席)款待客人。席间,全寨男女老少均来作陪,在宴席上大家一起喝茶时唱茶歌,喝酒时唱酒歌,吃饭时唱饭歌。席间,主客之间歌来歌往,演唱者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人,双方互比歌声,互比才智,场面热烈,气氛浓厚。一般要唱几天几夜,有时甚至唱到一方主动认输为止。因此,这种长期的、频繁的群众性歌唱活动是歌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像这样酷爱音乐的民族,在他们以音乐为乐的寻求中,多声部苗族歌鼟的产生和发展便决非偶然了。

  (二)集体社交对歌鼟的影响

  苗族人民不仅有集体社交的传统习俗,而且迎宾仪式既风趣又别致,既隆重又热闹,唱“拦门歌”喝“拦门酒”便是传统迎宾习俗的第一步。每当客方(一般指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主人则会拦住路口,由主寨歌队拦住客方歌队唱起“拦门歌”,唱出各种拦门的理由,接着客方歌队唱起“开门歌”,逐一推翻对方拦门的种种借口,一唱一答,一来一往,气氛非常热烈,客方用歌答复了主方提出的逗趣性盘问,喝完“拦门酒”后,主人才将客人迎进村寨。

  拦门歌中一问一答既风趣又耐人寻味,免不了有人要问主人明明是去欢迎客人的到来,为何要“编造”各种理由以示拒绝呢?其实这是故意逗趣、刁难。“拦门”也并非真的拦门,而是一种特殊的迎宾习俗,正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幽默、风趣、豪爽的民族性格。举行完拦门这种特殊的迎宾仪式,主客双方的青年男女便开始广泛的、生动活泼的社交活动,以寻找恋人为目的,进行群体歌唱。在客人离去时,主方又唱起出寨拦门歌,表示挽留。拦门不但抒发彼此之间的感情,又能考察对方的智慧和能力,而且体现了苗族迎宾送客的礼节,这种村寨之间群体交往的习俗,促进了苗族歌鼟的繁荣与发展,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与团结。

  (三)“坐茶棚”和“坐夜”习俗对歌鼟的影响

  苗族青年的爱情主要建立在“坐茶棚”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中,一般到了成年便开始这种社交活动。每逢“戊日”或农闲季节,苗族青年三五成群相邀聚集“茶棚”(苗族青年用竹木搭建的棚子)对歌,在“茶棚”里,男女各坐一方,女用歌问,男用歌答,“茶棚”成为苗族男女青年相识、相知、相恋的重要场所。

  苗族青年还有“坐夜”的习俗,每当节日空闲时节,姑娘(小伙)到别的团寨走亲作客,寨中小伙子(姑娘)便相邀围坐在“火炉”(苗家冬季取暖和烧火做饭的主要场所)旁以歌传情,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一直唱至深夜或黎明。这些习俗展现出苗族青年的社交活动没有任何避讳和顾忌,更表现出苗族青年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意识的思想,这对歌鼟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四)集体歌唱对歌鼟的影响

  歌鼟是领唱与合唱相结合的无伴奏多声部歌曲,演唱时由一人讲歌,一人领歌,众人和歌。讲歌为低音,领歌为中音,和歌为次高音和高音。苗族歌鼟的主旋律在低声部和中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又称为“帮腔”, 在演唱中起着和声作用。苗族歌鼟在演唱时之所以会有高、中、低多个声部,这要与苗族人民集体对歌联系起来进行探讨。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苗族人民对歌活动的最高慨括,大家聚在一起长歌聚叙,唱着单一旋律,久而久之演唱者自然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这就促使歌手们去寻求更美、更丰富的歌唱效果,那些喉音高者便在齐唱过程中偶尔出现“分岔、加花”的即兴创作,这就唤起歌者们的多声部审美意识,也就自然形成了支声复调。苗族歌手对它的解释是:“高音像树枝,不时从主杆上分出去”,这个“主杆”指的就是低声部旋律。从苗族歌鼟这种时分时合的规律中可以看出苗族歌手们虽不懂得和声、音程之类的专业词汇,但他们源于对生活的主杆与分岔、曲与直、分与合等复调思维方式都是存在的,在歌鼟合唱时,高声部由歌手尽兴发挥,他们相互换气,使得歌声连续不断。这种审美感染力,早在清代已有文献记载:“歌肇鸿古,曲直竹枝,咏土风,陈古绩,声绰约,流漫,旷达”。 ④这种集体歌唱习俗无疑对歌手们的复调审美意识与复调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三、传承是苗族歌鼟发展的重要途径

  苗族歌鼟渊源久远,早期由于苗族仅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本民族的文字,它的传承主要是靠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是口传心授的历史传统文化的连续体。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一)亲属师徒传承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人的记忆是短暂的,但无数代人短暂的记忆连接起来却是连绵不断的。由于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苗族歌鼟的传承完全是依靠亲属传承(父传子、母传女)和师徒传承。所以,歌师在苗族社会地位很高,他们不仅是歌鼟队伍中的主唱,而且是歌鼟的蓄存者,是培养一代代歌手的灵魂人物,这样父传子,母传女,师传徒,子女或徒弟成为歌师后又传给下一代,依次循环下去,其传承人越多面就越来越广,队伍也就越来越大,形成了递增趋势。

  (二)汉字系统传承

  唐宋以来,中央王朝势力逐渐渗入苗族地区,汉族封建文化也随之传入。据清嘉庆十四年凤冲(今三锹乡凤冲村)《学亭碑记》载: “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岁次丁卯,凤冲建立学亭……”,靖州“锹里”有了第一所学堂,这样培养了一批接受汉族文化的苗族知识分子,他们也正是汉字记录苗族歌鼟的开创者。这样一卷卷苗族歌鼟手抄本便流传于世,这对苗族歌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技术传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也相继进入了苗族地区,录音机成了苗族歌鼟传承的重要载体,有了录音机、影碟机等现代化的工具,歌鼟传承就方便多了,歌师(歌手)们也不必象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汉字记苗音的方法来进行传承,他们边唱边录,将所演唱的歌曲制成磁带和光碟在各地广为传唱。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传唱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

  (四)学校教育传承

  发展民间文艺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靠广泛培养民间文艺人才。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如后继无人,那么这种艺术就会失传;反过来任何一种艺术要求得发展,就必须有大批艺术接班人。同样苗族歌鼟也不例外。在当今社会,靠亲属传承和师徒传承培养苗族歌手的方式仍然存在,但更主要的还是学校教育和短期培训,但这些都远远不能满足苗族歌鼟传承的需要。靖州文化、民宗、教育等部门在“锹里”各学校先后开展了苗族歌鼟进课堂活动,几年来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歌手,并且多次应邀参加省内乃至全国的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苗族歌鼟已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等各类舞台,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所共享的精神财富。但是,如今能熟练演唱者已经不多,特别是能随编随唱的仅限60开外的老人了。因此,深入了解认识苗族歌鼟形成、发展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及其传承方式对于我们今后如何加强苗族歌鼟的保护、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注:本文曾发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2010年第7期)

  注释:

  ① 引自《老学庵笔记》卷四

  ② 引自《乐记·乐本篇》

  ③ 引自钟荣《诗品》

  ④ 引自清光绪《靖州乡土志》

  参考资料:

  [1].吴宗泽.靖州“三锹”多声部民歌调查与研究.[J].广西民族艺术.1989(2).

  [2].吴宗泽.吴湮.深山珍宝—靖县“三锹”多声部民歌介绍.湖南音讯.1985(9).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州苗族歌鼟》申报文本.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局.

  作者单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联系电话:15897405848

  邮 箱:jzcaide18@163.com

一审:刘希韵

二审:郑伟

三审:杨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