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2025年怀化市文明小记者对话政协委员实践活动全新起航,3月8日,来自锦宏小学、碧桂园小学、金时中学的五十多位文明小记者走进市文化馆,对话访谈第一期人物——怀化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馆长杨芷清。
“文化馆是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那这所学校长什么样?小记者们跟我来.....”杨芷清委员化身老师,带着小记者们开始领略怀化独特的文化魅力。
小记者在“科技+五溪叙事”展厅认真聆听
“这些都是我们怀化名人故事吗?”在“科技+五溪叙事”展厅,小记者们看着满墙的有声音频故事汇发出惊叹!杨芷清委员随即点开向警予人物板块,向小记者介绍她的事迹。随后,杨芷清委员又重点介绍了粟裕、袁隆平的人物事迹,引得小记者们兴致盎然。“不止这些名人,我们文化馆还通过数字化展览活化传统,用手机扫描就能看到技艺背后的故事。传统文化需要创新表达,更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传播者。”杨芷清委员说道。
“小记者们,听过锵锵号子吗?”杨芷清委员播放了市文化馆近年举办的首届、第二届锵锵号子山歌擂台赛暨长江流域邀请展,让小记者通过新视觉、新观感了解怀化的“十大号子”,感受怀化传统文化。
锵锵号子山歌擂台赛吸引了小记者目光
“以前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它就在生活中!”小记者龙彧熙在采访本上认真写道。
在市文化馆录音棚内,怀化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市文化馆专家组联络员杨玉蓉正在等待着小记者的到来。受杨芷清委员特邀,这次活动,素有“苗乡百灵”美誉的杨玉蓉老师,将为小记者教唱一支歌。
“侗歌向着北京唱,歌唱侗寨大变样......”在杨玉蓉老师细心地教导下,初学这支歌曲的小记者们很快唱得有模有样,大家都沉浸其中。这首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响遍神州大地,怀化本土创作的《侗歌向着北京唱》,现在又传承、传唱到了新一代青少年中。现场,杨芷清委员、市政协和怀化日报小记者专班工作人员都深受感染。
杨玉蓉老师教学《侗歌向着北京唱》
活动最后,小记者们采访了怀化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馆长杨芷清。面对“文化馆就是艺术馆吗”“文化馆有适合青少年参加的活动吗?”“文化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等等提问,杨芷清委员一一细致回答。
怀化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馆长杨芷清答小记者问
以下是文明小记者与杨芷清委员的对话——
1、文明小记者张艺瀚:杨委员您好,刚才我们参观了怀化市文化馆,文化馆的镇馆之宝是哪件?
杨芷清:文化馆和博物馆都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它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有侧重。文化馆侧重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你们问文化馆的“镇馆之宝”,我认为怀化市文化馆的镇馆之宝主要有“精神食粮之宝、研究成果之宝、活动品牌之宝”。市文化馆老师创作的《侗歌向着北京唱》、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奖的音乐作品、获得田汉新创剧目奖的舞蹈《哆嘎哆也》以及多次获省以上艺术节的金奖节目和美术书法摄影金奖作品等,这是“精神食粮之宝”;《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怀化资料卷、《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怀化资料卷、“湘西秘史”、《五溪漫话》、《辰河高腔曲牌音乐全书》《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怀化成果、“话说‘怀化有戏’”、十大锵锵号子数字化创新诠释等成果是“研究成果之宝”;俏媳妇讲文明“五个一起来”文旅志愿服务、“怀化有戏”大比拼、“亮嗓对歌”村晚、乡村网红培育计划、“买单、拼单、派单”等是“活动品牌之宝”。
2、文明小记者杨芊雅:杨委员您好,文化馆就是艺术馆吗?
杨芷清:这个问题,你提得好,许多人还是搞不清楚。市文化馆就是由原市艺术馆更名而来的。原来的市艺术馆在新华书店后面,后响应原鹤州片区旧城改造,经过几次搬迁,与现有的科技馆同在一栋楼办公。
怀化市文化馆(原怀化市艺术馆)成立于1963年2月,始为黔阳专区群众艺术馆、黔阳专区戏曲工作室。后又经过了几次更名。1998年,撤地设市后,怀化地区艺术馆更名为怀化市艺术馆。2021年6月26日更名为怀化市文化馆。
文明小记者舒凌霄提问
3、文明小记者贺妤辰:杨委员您好,文化馆承担了什么职能?
杨芷清:《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文化馆属于公化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怀化市编办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是:开展艺术发掘与收集及整理和培训,丰富文化生活。艺术作品(收集、收藏、保管、发掘、整理),艺术理论研究,艺术辅导与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在去年的中国文化馆年会上,中国文化馆协会面向全国文化馆(站)发出的倡议书: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文化馆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文化馆(站)追随新中国的脚步,不断成长,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体系最完善、内容最丰富、服务最广泛的载体和平台。
4、文明小记者廉翔:杨委员您好,我们文化馆有适合青少年参加的活动吗?
杨芷清:怀化市文化馆适合青少年参加的活动有五个方面:一是创立“养心志,育情操”美育课堂。发挥专业老师的特长和新引进人才、新招聘专业人才的特长,定期或不定期以免费开放的形式举办青少年舞蹈、音乐、美术、二胡、单簧管、笛子、主持人、数字媒体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拼单点单派单”的形式,面向青年少开展文化艺术辅导;二是为青年少年提供文旅志愿服务的平台,鼓励青少年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文旅体惠民进社区活动等,我们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文艺表演的平台;三是为青少年提供各艺术门类的创作与艺术研究的指导与辅导,以及鼓励参与实践活动,支持青少年参与群文理论研究与艺术交流活动,鼓励向《怀化公共文化》投稿;四是接续举办社会艺术考级成果展演,面向青少年提供展示平台,同时推荐青少年的文艺作品参加上级平台的展演展览;五是鼓励青少年参与怀化数字文化馆线上学习与交流,对青少年创作的优秀歌曲可以申请免费录音制作。
5、文明小记者舒凌霄:杨委员您好,刚才老师教我们学了民歌,还介绍怀化有“十大号子”,是哪十大?为什么叫“号子”呢?
杨芷清:号子是人民为劳动而作的民歌,也称劳动号子。它铿锵有力,代表劳动的力量、劳动的光荣、劳动的唯美。市文化馆近年来通过举办首届、二届锵锵号子山歌擂台赛暨长江流域邀请展,以新视觉、新观感进行叙事,馆里重新发掘整理“十大号子”,分别是辰溪的茶山号子、洪江区的沅水放排号子、沅陵的沅水号子和盘木号子、会同的巫水号子和拉木号子、中方县的瑶山号子、溆浦县的茶山号子、麻阳县的船工号子和龙船号子,此外,我们根据《四乡歌》记载,新挖掘出打铁号子。下次,你到市文化馆,就可以看到“十大号子”新视觉的数字化的完美呈现。号子上边是“口”字,下边是“亏”少一横,口字代表有号召力,“亏”少一横,代表团结一心,吃得亏,霸得蛮,又有号召力,我们什么困难都能战胜,什么事都能成功。
活动合影
6、文明小记者陈慕妍:杨委员您好,“十大号子”里,哪个最适合我们青少年学?
杨芷清:我个人觉得“十大号子”都值得青少年学习,当然考虑通俗易懂,青少年容易接受,先可以学习沅水放排号子、沅水号子、麻阳船工号子等,其他大家有兴趣可以循序渐进学习。
7、文明小记者江晨阳:杨委员您好,送文艺节目下乡,是我们文化馆最忙碌的时候吗?
杨芷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我以为,文化馆最大的目标就是让群众有笑脸,让百姓能够亲近我们,就是我们文化馆最大的欣慰。当然我们忙碌的事有很多,文化下乡忙得很有滋味,忙得很幸福,忙得很快乐。现在的村民,他们是很要求高品位的,他接受的信息资源城乡是一体化的,今后开展文化下乡要以优质的文化活动、优质的创作作品,要创作一些新的作品,今后你们长大,也要带着群众观念,服务群众才是人生的最美价值,对不对?
8、文明小记者邹和桦:杨委员您好,那我们怀化市文化馆取得了哪些好成绩呢?
杨芷清:作为基层文化的前沿阵地,文化馆理当担负起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重要职责。近年,怀化市文化馆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中国文化馆理事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代表性会员单位、湖南省群众文艺创作基地、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全国首批乡村网红培育计划推广应用单位(执行单位)等荣誉。《探索建立乡村网红“联培联创联盟联推”机制,“网”出文旅新质生产力》获得全市第二届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谢谢大家!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芳)
一审:罗虹
二审:肖俞君
三审:杨芷清